踏着春天的步伐,全国目光聚焦北京,进入一年一度的“两会时间”。
在3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资讯发布会上,大会资讯发言人刘结一先容,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。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,增速达到5%,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。同时,他也坦承,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,消费需求仍然不足,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仍待化解。
围绕“扩大内需,提振消费”的政策主线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聚焦税务改革,为有效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、提高消费意愿建言献策。作为承载学问传承与消费升级的重要产业,黄金珠宝行业在拉动经济增长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扮演关键角色。然而,当前过高的综合税负导致企业利润微薄、消费外流等问题凸显。
据统计,2023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8200亿元,同比增长14%。但繁荣背后,企业却面临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尴尬。
当前,我国对黄金首饰征收的消费税税率为5%,而行业的净利率中值仅为2.48%。对珠宝玉石征收的消费税税率更高,珠宝玉石在进口、生产和批发环节缴纳10%消费税后,若用于镶嵌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又重复缴纳5%消费税,叠加13%的增值税和3%~21%进口关税后,综合税率高达25%~51%。以一颗价值1000美金的红宝石为例,国内进口环节税费高达350美金,远超美国(0美金)、泰国(10美金)等市场。
税负过重导致企业合规进口动力不足,同时税负过高导致终端消费价格偏高,抑制了居民消费意愿,加剧了消费向海外外流问题。
黄金珠宝消费税改革,不仅是行业诉求,更是国家“扩大内需”战略的重要抓手,其影响将辐射至全产业链。
企业端,降税可直接提升企业利润率,为研发设计、工艺升级提供资金支撑。以周大福、老凤祥等头部企业为例,若万元以下产品免税,有望提升其主力产品线利润率,进一步巩固品牌竞争力,助力黄金珠宝企业轻装上阵、转型升级。
消费端,终端价格下降将刺激大众消费需求,释放国内消费潜力,有利于促进金饰销量增长和珠宝玉石消费回流,推动国内市场扩容。
产业端,消费税后移配合进口税负优化,可引导企业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原料,减少灰色进口,提升产业链透明度。
同时,与国际税制接轨有助于增强我国黄金珠宝产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,促进合规化与国际化并行。
减税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最终目标是通过降负增效,让行业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。
黄金珠宝消费税改革承载着行业破局的期待。
通过税制优化,这一传统行业有望焕发新活力,成为“国内大循环”的重要支点。